你一定可以學好數學-- 家長推薦

2009062010:00

前年,拜同學會之賜,李老師成為我兒子的數學家教老師。

由於女兒在國中的經驗,深刻感受到李老師所言,數學考得好,多數都能進入理想的學校。以前,每當我一翻開數學課本,出現的數字、函數或圖形,覺得根本與現實社會毫無關係,就算是到市場買菜也只是加減乘除的問題,認定是不實用的,總是以死背的方式瞞混過去。現在身為家長的我,看著孩子學數學束手無策,好想幫他想辦法。無奈,數學從小就是我頭痛的科目,加上工作勞累、家事繁雜,我只得幫他報名補習班、買參考書。反正,大家都說,數學就是要多算,算多了就會了。

但自從李老師來到家中上課,每次都是自信優雅地教著兒子梅軒榮,也拍著胸脯說無需擔心,隨著時間流往,我逐漸看到兒子的成長,對數學充滿信心。所以我想身為家長的我們,只要以同理的態度去關愛他,「怎麼錯這麼多?」「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會!」「這不是教過了嗎?」這些質問,請先收著不要說。你可以試著以「為什麼你不會這個?有什麼原因嗎?」先去同理他們寫錯、不懂的挫折及困擾,這樣他們才不會對數學感到恐懼。

我常在上班時接到孩子電話,如果是考試當天,那絕對不是來報告他考得多好,而是考壞了來告訴你心理要準備這次的名次會退步,我都不會責怪他們,因為他們正希望與我分享他們的失落,我除了安慰他們,也希望他們確實檢討考試的成果,因為考試只是要測試他們對這個單元是否了解,而不是打擊他們的信心。誠如李老師在書中所言:「只要他(她)願意用心、確實去做、持之以恆,且能掌握正確的方法、不懷疑自己的能力,就一定可以學好數學!」

思考與反應的快與慢每個孩子都不同,孩子沒有馬上抓到要點,很可能是他腦袋瓜裡檢視各種可能的思緒,或透過自己的方式找尋概念之間的連結。不能馬上懂,其實不僅是家長,連孩子都會心急煩躁;再加上作業多,休息的時間少,壓力愈來愈大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不要一次就把孩子的胃口搞壞,而要細水長流的,一次學一點,一次累積一點就好,最重要的還是長久思考,慢慢深入研究一個問題。

練習的過程也是很重要,不需太長,三十分鐘就足夠。三十分鐘很快就過去,無論在過程中是否順利,但在認知上學習數學是要學習解決問題的,累積解決問題的經驗,離解決問題的目標就越近。當我們願意大膽的鼓勵孩子,不用在乎他做得對,而是要享受思考、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,我們也才能放手讓他嘗試各種問題,即使是機械式的、或沒有教學意義的刁鑽題目,孩子也會開始學習判斷的能力。以上是身為一位高中生及一位國中生的母親,對於陪著孩子學習數學的成長經驗。

李老師提出的都是數學教育的專業觀點,不只讓莘莘學子們有學習數學正確的方法;同時,相對地也減輕家長們對孩子學習數學的焦慮。衷心希望這本書的出版,能帶動大家對學習數學的正確態度及觀念的啟發,讓數學不再是頭痛的科目。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于玟 台北縣立圖書館館長



  •    (悄悄話) 1F
  • <悄悄話留言,不公開>